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7日 浏览次数:
因为有了你,我们就有了安心,因为有了你,我们就有了踏实,因为有了你,我们才看到了希望,因为有了你,我们才有了更多愿望,也正因为有了你,这个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好……
此刻是决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期,根据助力做好京津冀疫情防控“一张网”、下好“一盘棋”的指示精神,职工医院继全力落实局及地方卫健部门关于疫情联防联控的各项部署要求,积极协助完成三河市进京公交车的复运工作,在潮白河大桥白庙附近进京公交防疫检查站为乘客负责体温监测等相关防控工作。
践行坚守者的初心与使命
为确保高质高效完成此次值班工作,履行好北京东大门的守护职责,职工医院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迅速组建了18名医护人员构成的2个志愿服务队。
自2020年3月13日起,每日5:00至12:00,2个志愿服务队每天交替值班,连续工作7小时。
第一天值班,院长宋连起及其他院领导亲自陪同一线医护人员,并鼓励大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把守好安全防线,守好北京东大门。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组组长何茂佐全程落实各项细节工作,每天安排、每天督导、每天报告。
安全与坚守成就希望的风景
冬末春初的清晨,温度较低、凉风习习,志愿一队队长霍豫亚3:30就已经起床,洗漱完毕后,匆匆吃上几口饭就要出门。妻子对他说:“路上慢点,注意安全,我能照顾好爸妈、看好孩子”。霍豫亚没有言语,一个拥抱表达对妻子理解支持的谢意。夜色相伴,他从天子庄园小区赶到医院,迅速组织队员穿好防护衣、带上口罩、护目镜及手套,整装出发,如约到达指定地点,他们成为清晨北京与河北交界处疫情防控战线上一道特别的风景。
不辞辛劳的坚守态度
每日5:00-12:00,过往白庙检查站进京的公交车约200车次、乘客约6000人次。志愿二队队长田文静一声“车来了”,队员小跑式登上公交车,仔细的为每一位驾乘人员进行额温、腕温检测。如遇体温偏高人员,田文静都亲自询问:“近期去过外地么?”“有接触过外地回来的人吗?”“有没有发烧感冒症状?”。确保车辆及时通过,她还要迅速完整填写信息登记。持续工作7小时,非接触式体温检测仪对着额头扫描,看似简单的抬放手动作,一上午下来要重复几千次。
毫无怨言的坚守精神
由于工作时限的特殊性,队员靳升经常开玩笑的说:“大家都别喝水,减少上厕所”。即使是不喝水,但长时间的清晨室外工作,难免手脚冻得又僵又木。额温枪因天气冷的原因使得测温失灵,靳升调皮而又感动式的教大家用手捂着,甚至把枪揣在腋下保温。防护口罩封得严实,呼气凝结成水,护目镜起雾严重遮挡视线,他们在镜片内侧涂抹洗手液来克服困难。大家毅然坚持着,没有责怪与抱怨,只有默默坚守。
爱意浓浓的坚守成效
16名志愿服务队成员的守护,赢得了广大乘客的认可和尊重,从抵触测温到主动接受检查,逐步表现出乘客更多理解、配合与谢意。疫情虽然给大家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带来了许多不安和恐惧,但也因疫情,大家改变了生活习惯,主动戴上了口罩,让人与人之间增进了理解与包容。
舍小家,为大家,团圆和安宁的背后,是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队员们常说:“我们辛苦一点没事,过了这阵再好好陪孩子、陪家人”、“希望这次疫情能尽早过去,大家都平平安安的”、“期盼三五知己小聚的喜悦,共同分享啤酒的麦香、烤串的焦香”、希望能早点体验……,乘着休息的间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疫情结束后自己的愿望。
这段经历将永远铭刻在他们的记忆里,在这里虽然没有一一提到志愿队员的姓名,但他们拥有着一个英雄名字——“白衣天使”。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让志愿服务精神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